五個動作提高你的攝影表現(xiàn)力
五個動作,提高你的攝影表現(xiàn)力
1、多拍
多少算多呢,當年用膠片的時候,我們給自己規(guī)定的是,每年至少200卷,也就是7000張以上,現(xiàn)在數(shù)碼了,我覺得,每年至少也保持1萬張的拍攝量,你才能保持狀態(tài),保持你的手是熱的,保持你的眼睛是在看的,保持你是在持續(xù)進步或者是持續(xù)熟悉的……
多拍不是亂拍,不是說要你見什么拍什么,也不是強制性的要求每天30張……只是要求你每年要若干次的,有目的,拿起你的機器
多拍也不是要你多買鏡頭,覆蓋全焦段,用好你自己手里的鏡頭就好了……
多拍更不是要你流水賬,玩流水賬的還是LOMO或者是DC的方式……
對你來說,怎么多拍才是合適的多拍,可能只有你自己才能回答,不管怎么說,每年單反都在降價,即使每年只降價1000塊,你每年1萬張也就只能折合成本是 1毛一張而已,對于很多人來講,這還是很貴的……所以既然已經(jīng)投資買了設備,多拍總不是壞事
2、多看書
攝影書里最重要的一本,就是“安塞爾.亞當斯論攝影”(或者是安塞爾.亞當斯自傳),這個書最重要只要看兩點:分區(qū)曝光原理,以及“冥想”!相對來說,冥想更重要,其實,所謂冥想,就是說,你應該有意識的,設想,你拍出來的片子是什么樣的!而不是純在記錄!例如,有些時候你只是在拍攝自己的孩子或者老婆,那么其實你也應該想,你要表現(xiàn)孩子的什么?天真?稚氣?小大人的可愛?嬌滴滴?還是什么,那么應該是什么構(gòu)圖、光線以及孩子的狀態(tài)是什么,這張片子拍出來應該是什么樣的? 看到這張片子的人會不會按照我的想法說“哦,這個寶寶好稚氣?。 被蛘哒f“真是個小大人……”等等,學會冥想法則,基本是學會攝影的初期,最重要的進步,這關是必須攻破的一關。
看完書你可能會說,冥想法對于亞當斯那個時代是總要的因為都是黑白膠片啊,他不能看到他拍攝的東西實際是什么樣子啊只能等到從暗房出來啊,那我們現(xiàn)在都數(shù)碼了冥想法還重要么? 我想回答:依然非常重要。
我也知道,無忌也曾經(jīng)有什么所謂“高人”以布列松“決定性瞬間”為理論駁斥“冥想”,我想說的是,如果不從“冥想”或者說“預見結(jié)果”的方式入手的話,基本上,你永遠也不可能掌握“決定性瞬間”,這兩者并非相悖,而是相輔相成的。
至于分區(qū)曝光,也只要知道基礎理論即可,這樣能讓你學會處理復雜光源的情況以及學會在亮部和暗部中做選擇,壓縮分區(qū)的部分和在暗房中如何進行后期處理的部分,一般愛好者現(xiàn)在基本用不上了……
另外一本最重要的書,是《紐攝》,只看上冊即可,基本要求背下來,哈哈哈,沒那么嚴肅啦,其實這本書在學攝影初期,對于技術功底是最好的幫助,要常翻???,一些大家經(jīng)常問的什么“這種情況我到底應該是+EV還是-EV”以及“我該用點側(cè)還是全區(qū)測光”等等初級問題,這本書都有明確的理論解讀,完全看懂紐攝,基本上你的“基本功鍛煉”也就至少完成了一半。
3、給自己設定一些主題作業(yè)
所謂作業(yè)主題,即給自己安排一些作業(yè),進行一些小專題的拍攝,原因是:其實我們大多數(shù)日常拍攝都是無主題或者說是無“表現(xiàn)”的,小品居多,或者說是隨機拍攝居多,而進行一些 專題練習,則可訓練自己的“表現(xiàn)力”,舉例:我以前的老師,要求我們每年必須拍攝一次故宮,稱為“固定場景寫生練習”,時間你隨便,但是,你必須處理出來不同的效果和主題表現(xiàn),例如:雨中、雪中、故宮的游人、誰在維護故宮、門廊等等等等,每個城市其實都有這種適合 作為“固定場景寫生練習”的地方,我相信都有, 命題不必很大,這樣,最多三次,你會發(fā)現(xiàn)你沒的可拍了,于是你就必須找到新的 表現(xiàn)方法…… 我自己,故宮拍了6次, 首都博物館拍了4次……這種 給自己安排的主題作業(yè),也可以不是那么嚴肅的,例如: 我家鄰居們、 我的寶寶在200X年的成長,我家門前的路……等等等等,根據(jù)你的興趣來即可,關鍵是,教會自己如何組織片子和拍攝內(nèi)容,在既定的場景里,表達一個“主題”!
起先,你可能會在一次拍攝中,挑選出來40張片子,來組成一次的作業(yè)專題,缺了哪張都覺得不完整……后來你會發(fā)現(xiàn),其實20張作為一個專題已經(jīng)足夠了,你要表現(xiàn)的 東西絕對不會需要40張片子……再后來,你會發(fā)現(xiàn),想說明一件事情或者跟看照片的人溝通一個“主觀意識”,10張足夠了! …………直到你發(fā)現(xiàn),其實,一張就足夠表現(xiàn)這個主題了,那么,基本上你已經(jīng) “成大家”了,也就是說,你已經(jīng)捕捉到?jīng)Q定性瞬間了,哈哈哈哈……當然,這種主題因為其本身設定的命題大小,會有表現(xiàn)上的差別,越大的主題越難,因此,設定一些相對小的主題在初期會是有幫助的。
不論你是否最終成功的訓練了自己的“主題表現(xiàn)能力”,即使沒有成功你始終停留在20張以上的水平,那么,針對統(tǒng)一場景下不同表現(xiàn)、不同視角的思路,也會教給你在實際拍攝中“換個角度則換個天地”的思路,這始終是有益的!
4、這個很重要,非常重要,就是:給自己做總結(jié)
你每年 1萬張,其中還包括一些“小專題”,那么你需要定期的總結(jié),總結(jié)的方法如下:
A,選出你認為你拍的很好的片子,或者說,我現(xiàn)在讓你刪了這1萬張,哪些是你舍不得刪的,不管為什么,當然,刪了老婆的照片她會不給你吃飯這樣的片子你另外存就好了,剩下的片子,建議你好好看看,給每張片子一個理由,為什么你舍不得,并且,想想當時你在什么情況下,拍攝的這個片子,當時有沒有冥想,而那個冥想是什么……不要問別人,問你自己!
B,這個動作基本上三個月或者半年應該做一次,然后過一段時間,再從中挑選,看看哪些其實是沒必要留下的刪了完了……別忘了,你對有些主題是定期重新拍的,所以別怕……總會比上次剩下的少的,呵呵,于是再看看,為什么留下這些片子……循環(huán)往復,直到,你確實沒辦法刪了……實話說,我基本上以前的自己給自己做的“主題作業(yè)”的片子,全都刪完了……
C,這個總結(jié)的意義在于,除了你會發(fā)現(xiàn)你的進步和進步的原因,并有意識的尋找進步的機會外,你還會發(fā)現(xiàn)很多你平時不會注意到的東西,例如:
你會發(fā)現(xiàn),有些焦段,對你來說非常容易出片!舉例,對我來說,我最多留下的片子是35-50焦段的,我最不善于處理的是比24更廣的廣角,而85以上的長焦,我?guī)缀醪挥谩?,直到我學攝影12年之后我才發(fā)現(xiàn),對我來說,我其實一個35一個50就足夠了。
你會發(fā)現(xiàn),其實你很少用1.4、1.8、2.4的光圈……或者是你總是習慣性的用最大光圈(實話說,無忌大部分片子不是景深太淺用了太多大光圈,就是根本忽略景深處理讓全部畫面停留在一個“面”上),這個時候就需要調(diào)整你對曝光的認識了……你會發(fā)現(xiàn)你可能不善于處理景深,那么有意識的練習就好了。
你會發(fā)現(xiàn),你最多留下的片子是人像,或者是紀實,或者是環(huán)境人像,或者是人文……等等,盡管,你可能說“這是我平時沒機會出去玩進行我所喜歡的人文和風光拍攝造成的,我其實不想只拍我老婆和孩子……”,但請相信我,這就是你的風格,不要不承認,你買了相機之后,為了拍“這些東西”,花了你最多的時間!并且留下了至今為止你最好的片子!那么這就是你的方向!你現(xiàn)在喜歡人文但是沒時間出去拍,相信我,你以后也不會有時間的……那誰曾經(jīng)說過,拍好身邊的比什么都重要,就是這個道理,至少,你老婆和孩子以及你,在你沒有辦法出去拍風光人文而在家拿他們瞄準的過程中也取得了很大的樂趣,就拿這個當方向吧別猶豫了……當然,你也可以在發(fā)現(xiàn)這個情況后,召開家庭會議宣布每年出去玩兩次以修正你的方向……只要你老婆支持你給你飯吃。
你還會發(fā)現(xiàn)一個最有趣的事情,你還會問“我該買什么鏡頭”么? 你還會問“我到底是該買85還是35”么?你還會問“16-105適合我還是18-250適合我”么? 都不會了, 因為,你的照片已經(jīng)告訴你,你該在哪個方面形成你的主力器材陣容(該向哪個方向投資),以及,你該向哪個拍攝方向發(fā)展。
5、多看片子
多看照片!多看優(yōu)秀的畫冊,看看人家怎么拍的,設想如果是你在那,你會怎么拍, 多看優(yōu)秀作品,多看其他有通感的藝術門類例如西洋繪畫……多積累自己的藝術見解,豐富自己……
以我為例,小弟眼拙,對“新派”的類似“不完整構(gòu)圖”也欣賞,但是偏偏我長了一個近似“古典”或者說“學院派”的眼睛,沒辦法,我就是不可能向“新銳”風格發(fā)展了,哈哈哈,所以,我花時間,3年時間,買了N多書,當閑書慢慢看就好了,看了全部從古典、歌特到洛可可的藝術史,以及大部分名畫(當然史看畫冊)……很遺憾,我現(xiàn)在還只停留在看上,沒有能夠融匯于拍攝上,天資太低,哈哈哈……凡是喜歡“古典學院派”的,我給你們一個中國我最近看到的“大師”,你們?nèi)フ抑袊鴶z影07年8月號,里面詳細介紹了呂楠,其中一組黑白的 《四季》是在藏區(qū)拍攝的,太牛逼了?。。?br />
如果是時尚派的,那么多看的應該是國外的時尚雜志,注意啊,國外的,國內(nèi)的可能也就“VOGUE”了,以前國內(nèi)的時尚cosmo的片子也不錯,最近好像一般化了……這方面,主要還是要看國際的時尚大片,別看國內(nèi)攝影師的了,半吊子比較多…………如果是人文風格的,估計美國國家地理和法國一些攝影師例如布列松等的,就不能不看了,這也是我最喜歡的風格之一。
關于所謂流派的問題,只是小弟的一點淺見,希望大家多給出一些好的片子、好的書的推薦,以幫助我們大家都豐富視野。
總之,挑選自己喜歡的片子,多看,在自己家做一個由這些照片組成的照片墻(或者畫報上撕下來的你喜歡的廣告大片墻),定期更換,培養(yǎng)自己的眼睛,學語言不是最好的就是有語言環(huán)境么,我們也給自己的眼睛創(chuàng)造一個環(huán)境……并且你可以把你自己的片子也貼上去試試看看,呵呵,你會更好的學習風格、構(gòu)圖和光線……

熱門搜索
- 2018-07-318月8號成都出發(fā)去色達,自駕游,有2個位置可以結(jié)伴
- 2018-07-31這地方熱嗎?莫干山不錯的,下渚湖怎樣熱不熱
- 2018-07-31兒童超過120m要買票嗎
- 2018-07-31準備去大理旅游三天,從昆明出發(fā) 求大神推薦路線
- 2018-07-31從廈大學生公寓到南普陀寺怎么走,要多長時間到?
- 2018-07-31問一哈從宜賓到濟南,怎么走最劃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