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康70-300怎么樣
因為退休后父親經(jīng)常出去旅游 快要接近6字打頭的年紀 顯然XGP不再適合他了
需要背著這么一個承重的鏡頭 會成為旅游的負擔
于是和父親在51期間去星光買了一個70-300-VR
初看這個鏡頭 體積也不小 反套著的花瓣遮光罩也蠻有氣勢的 比XGP的好看很多
做工也不錯 比較扎實 產(chǎn)地是泰國 我倒不是太注意產(chǎn)地 鏡內(nèi)很干凈 沒有灰塵
拿下了 4300元帶票行貨
買下后一直沒有時間試試鏡頭 因為一直很好奇VR鏡頭的威力
70-300VR也是家中的第一個VR鏡頭
今天陰天有時有陣雨 有風
難得有空 卻趕上這么個天氣 暈了~~
拿著鏡頭和D100出門了
去哪呢? mm今天在淮海路讀書 中午還要和她一起吃飯 那就在人民廣場附近一塊轉(zhuǎn)悠吧 到時候方便碰頭 呵呵
在人民公園耍開了
鏡頭對焦快速 幾無聲音 VR打開在NORMAL檔的時候 工作噪音也很小很小 直接可以從觀景窗看到VR機構(gòu)的補正作
用 抖動被反向彌補后減小緩和了
試試看VR的功效 陰天下 300mm f5.6的光圈 200感光度的設置 快門很容易就低于焦距倒數(shù) 拍攝陰影下的植物
靜物的時候 大多在1/8-1/50s左右 看來對于小光圈鏡頭實在有必要裝備VR裝置 不然陰天的拍攝 想要保持低感
光度細膩畫質(zhì)的時候 緩慢的快門會成為一場夢魘 除非隨身帶上額外的重量裝備:獨腳架或者三角架
拍了大約100張左右的片子 幾乎每片都伴隨回放 發(fā)現(xiàn)300mm左右的焦距下 1/50s快門幾乎100%能成功出片 1/8快
門 大約40%左右成功率 額外的支撐 例如欄桿等 伴隨VR裝置 會大幅度提高出片成功率
說說看70-300VR的優(yōu)點
那就是相對的輕巧 相對的靈活
并且VR裝置對于每一個攝影者來說 都是嚴苛環(huán)境下必不可少的攝影輔助利器之一
AF-S馬達能做到幾近無聲并且迅捷的對焦 即使使用D100
當然 D100在某些時候 即使配置了AF-S鏡頭 也會在某些情況下出紕漏 比如在大寧綠地拍攝黑色以及白色的天鵝
的時候 問題就顯現(xiàn)了 在陰雨天的情況下 鏡頭的最大光圈相對較小 并且對焦區(qū)域落在了反差較小的相近色時(
黑、白天鵝的脖子 翅膀等)對焦就會猶豫不決 抓不住焦點 中央的十字感應器都是如此 四周的一字感應器就不
說了
說說70-300VR的缺陷
當然缺陷是相對于期望來說的 每個使用者都希望70-300VR擁有全焦端 均一銳利的畫質(zhì)
可惜的是 一個4000出頭的而且?guī)е鳹R裝置的鏡頭 很難達成您們的愿望(當然 也包括在下)
在240mm以上的時候 全開光圈時候的分辨率下降得比較令人吃驚
當時我還以為是快門速度的關(guān)系 我打開VR并且讓快門穩(wěn)定在1/100s以上 讓VR能發(fā)揮全效 但是即使如此我仍舊
能看到對焦區(qū)域的物體細節(jié)松散 并且在某些大反差的邊緣出現(xiàn)了紫邊(最近對焦距離 或者接近)
我能接受鏡頭在極限情況下(焦距最長 被攝物體接近最近對焦距離 同時開著最大光圈)的光學素質(zhì)劣化 但是這
次的劣化 讓我沒了言語 仿佛鏡頭被抹上了小量的凡士林或者輕度霧化濾鏡
記得以前使用TC201+XGP貌似也沒有這么嚴重的像質(zhì)劣化
鏡桶的伸縮 對于專業(yè)人士是個隱患 但是說實話也只能說是不痛不癢的缺陷把 呵呵 反正是不可能被列入優(yōu)點的
現(xiàn)象
總結(jié)一下 這是個還算不錯的旅游 并且輕便的鏡頭 經(jīng)過一天的使用 我認為 F4.5-5.6的長焦鏡頭 是務必要裝上
VR裝置的 它會讓你有更多的興趣看看 陰影下藏著些什么有趣的小東西 呵呵
下面是在下的奢望 這個奢望來自于使用了4000出頭的AF-S 70-300MM F4.5-5.6D-ED-VR以后(我一直認為它是銜
接18-70這個優(yōu)秀的鏡頭的)
如果同樣的價格如果有個AF-S 150-300MM F5.6D-ED-VR(銜接18-135鏡頭)只有2倍變焦 保持兩個焦端 全開下的
畫質(zhì) 該多好
哎~~~ 算了 既買之則安之 好好用它吧 呵呵~~
需要背著這么一個承重的鏡頭 會成為旅游的負擔
于是和父親在51期間去星光買了一個70-300-VR
初看這個鏡頭 體積也不小 反套著的花瓣遮光罩也蠻有氣勢的 比XGP的好看很多
做工也不錯 比較扎實 產(chǎn)地是泰國 我倒不是太注意產(chǎn)地 鏡內(nèi)很干凈 沒有灰塵
拿下了 4300元帶票行貨
買下后一直沒有時間試試鏡頭 因為一直很好奇VR鏡頭的威力
70-300VR也是家中的第一個VR鏡頭
今天陰天有時有陣雨 有風
難得有空 卻趕上這么個天氣 暈了~~
拿著鏡頭和D100出門了
去哪呢? mm今天在淮海路讀書 中午還要和她一起吃飯 那就在人民廣場附近一塊轉(zhuǎn)悠吧 到時候方便碰頭 呵呵
在人民公園耍開了
鏡頭對焦快速 幾無聲音 VR打開在NORMAL檔的時候 工作噪音也很小很小 直接可以從觀景窗看到VR機構(gòu)的補正作
用 抖動被反向彌補后減小緩和了
試試看VR的功效 陰天下 300mm f5.6的光圈 200感光度的設置 快門很容易就低于焦距倒數(shù) 拍攝陰影下的植物
靜物的時候 大多在1/8-1/50s左右 看來對于小光圈鏡頭實在有必要裝備VR裝置 不然陰天的拍攝 想要保持低感
光度細膩畫質(zhì)的時候 緩慢的快門會成為一場夢魘 除非隨身帶上額外的重量裝備:獨腳架或者三角架
拍了大約100張左右的片子 幾乎每片都伴隨回放 發(fā)現(xiàn)300mm左右的焦距下 1/50s快門幾乎100%能成功出片 1/8快
門 大約40%左右成功率 額外的支撐 例如欄桿等 伴隨VR裝置 會大幅度提高出片成功率
說說看70-300VR的優(yōu)點
那就是相對的輕巧 相對的靈活
并且VR裝置對于每一個攝影者來說 都是嚴苛環(huán)境下必不可少的攝影輔助利器之一
AF-S馬達能做到幾近無聲并且迅捷的對焦 即使使用D100
當然 D100在某些時候 即使配置了AF-S鏡頭 也會在某些情況下出紕漏 比如在大寧綠地拍攝黑色以及白色的天鵝
的時候 問題就顯現(xiàn)了 在陰雨天的情況下 鏡頭的最大光圈相對較小 并且對焦區(qū)域落在了反差較小的相近色時(
黑、白天鵝的脖子 翅膀等)對焦就會猶豫不決 抓不住焦點 中央的十字感應器都是如此 四周的一字感應器就不
說了
說說70-300VR的缺陷
當然缺陷是相對于期望來說的 每個使用者都希望70-300VR擁有全焦端 均一銳利的畫質(zhì)
可惜的是 一個4000出頭的而且?guī)е鳹R裝置的鏡頭 很難達成您們的愿望(當然 也包括在下)
在240mm以上的時候 全開光圈時候的分辨率下降得比較令人吃驚
當時我還以為是快門速度的關(guān)系 我打開VR并且讓快門穩(wěn)定在1/100s以上 讓VR能發(fā)揮全效 但是即使如此我仍舊
能看到對焦區(qū)域的物體細節(jié)松散 并且在某些大反差的邊緣出現(xiàn)了紫邊(最近對焦距離 或者接近)
我能接受鏡頭在極限情況下(焦距最長 被攝物體接近最近對焦距離 同時開著最大光圈)的光學素質(zhì)劣化 但是這
次的劣化 讓我沒了言語 仿佛鏡頭被抹上了小量的凡士林或者輕度霧化濾鏡
記得以前使用TC201+XGP貌似也沒有這么嚴重的像質(zhì)劣化
鏡桶的伸縮 對于專業(yè)人士是個隱患 但是說實話也只能說是不痛不癢的缺陷把 呵呵 反正是不可能被列入優(yōu)點的
現(xiàn)象
總結(jié)一下 這是個還算不錯的旅游 并且輕便的鏡頭 經(jīng)過一天的使用 我認為 F4.5-5.6的長焦鏡頭 是務必要裝上
VR裝置的 它會讓你有更多的興趣看看 陰影下藏著些什么有趣的小東西 呵呵
下面是在下的奢望 這個奢望來自于使用了4000出頭的AF-S 70-300MM F4.5-5.6D-ED-VR以后(我一直認為它是銜
接18-70這個優(yōu)秀的鏡頭的)
如果同樣的價格如果有個AF-S 150-300MM F5.6D-ED-VR(銜接18-135鏡頭)只有2倍變焦 保持兩個焦端 全開下的
畫質(zhì) 該多好
哎~~~ 算了 既買之則安之 好好用它吧 呵呵~~

熱門搜索
- 2018-07-318月8號成都出發(fā)去色達,自駕游,有2個位置可以結(jié)伴
- 2018-07-31這地方熱嗎?莫干山不錯的,下渚湖怎樣熱不熱
- 2018-07-31兒童超過120m要買票嗎
- 2018-07-31準備去大理旅游三天,從昆明出發(fā) 求大神推薦路線
- 2018-07-31從廈大學生公寓到南普陀寺怎么走,要多長時間到?
- 2018-07-31問一哈從宜賓到濟南,怎么走最劃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