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在《EVA》中渚薰是個怎樣的人物
第一次見到渚薰,準確說是第一次看《EVA》,看的是官方引進版的《天鷹》。在那部被大量刪改,嚴重降低內(nèi)涵的作品中,我輕易地被這個僅出場一話就死去的人物俘虜了。庵野給渚薰的著墨不多,形象上也不出眾:白襯衫,黑長褲,棕灰的頭發(fā),紅色的眼睛——這些大概就是構成渚薰的主要色彩。在形象上渚薰與一般日本漫畫中的少年沒什么區(qū)別,而渚薰的精神魅力,無疑是他占據(jù)人心的根本原因。血色的夕陽與血色的眼睛在真嗣再次失去精神支柱時,渚薰在血色的夕陽中,吟唱著《歡樂頌》,帶著清澈的微笑登場。絕非因為渚薰是Adam靈魂的載體,他才吟唱《歡樂頌》;也絕非因為他是第五適任者,他才向真嗣微笑。“唱歌真好,音樂可以滋潤人的心田,Lilin創(chuàng)造的文化的精髓就在于此。”Adam的靈魂在迫使他區(qū)分自己與人類,而渚薰的思想靈魂不等于思想中對兄弟人類,及渚薰所說的Lilin,是第18使徒的部分贊同,竟成為渚薰心中的一粒種子,結出了渚薰的死亡之果。關于渚薰選擇死亡的原因,我聽過兩個版本:一說是發(fā)現(xiàn)被SEELE欺騙,一說是出于對真嗣的好感及渚薰稱為喜歡的東西。不得不承認,這兩個版本都有各自的道理,但我并不完全認同其中的任何一個。我以為渚薰的選擇與渚薰的思想和Adam的靈魂的關系更大。我一直有這樣的想法,渚薰之所以遲遲不完成SEELE交給的任務,是他想驗證一切是否如SEELE所說。很偶然的或許是渚薰設計的,他遇到人類的代表,失去精神支柱??明日香和葛城的真嗣。在與真嗣的交往中,渚薰發(fā)現(xiàn)真嗣所代表的人類的懦弱、恐懼、孤獨、寂寞......漸漸地,渚薰在對人類弱點的揭示,對真嗣的自我補完進行引導的同時,開始了對自己任務的反思。這時的渚薰也相當矛盾,一面是自己的生身父親Adam,一方面是自己憐憫而又充滿希望的人類。此時的渚薰,微笑與話語中也隱隱地顯露出了內(nèi)心的矛盾和對SEELE的懷疑。最終,在SEELE的催促下,渚薰終于開始了行動。在此時,被Kaworuists渚薰的狂熱支持者視為經(jīng)典的片段開始了。不知大家是否注意到渚薰在通往結界的路上說過這樣兩句話:“真嗣君可真慢啊。”“你指真嗣終于來了。”我以為這兩句表現(xiàn)出了渚薰矛盾心境。而渚薰對真嗣說的一番話,在我看來,并非對某些問題的揭示,而是渚薰在向人類的代表??真嗣,解釋他如此選擇的原因。在到達Lilith面前后,渚薰闡述了他在父親Adam與兄弟人類間如此選擇的原因。而此時,最賦悲劇性的場面發(fā)生了:渚薰發(fā)現(xiàn)在他面前的竟不是Adam,而是Lilith。換作常人必不能理解的是,為什么渚薰會如此冷靜地只說了句:“原來是這樣,Lilin指人類。”我想大概渚薰也有類似的希望。而當事實真的發(fā)生后,渚薰的思想不是Adam的思想或靈魂終于如愿以償?shù)倪x擇了人類。渚薰的頭顱微笑這落下,原因大約也在與此吧。我曾說過,渚薰對人類的寬容是源于他的父性,而渚薰的父性來源于Adam的靈魂。在渚薰死前,渚薰看了一眼凌波 麗??Lilith的靈魂。也許那是Adam在像葛城死前詢問加持一樣詢問著Lilith............或許人類的生存也是Lilith和Adam的意志吧......渚薰的“終極救贖”與“罪惡開啟”渚薰選擇了死亡,但一切并未如他所愿。他忽略了,人類并非一個統(tǒng)一的個體,而這個具有智慧之果的物種的每個個體都有著獨立的身體,靈魂以及思想。加持說過:“人是不能完全理解別人的,就連是否完全理解自己都值得懷疑,人與人之間100%的互相理解是不可能的,所以人才會盡量想讓別人理解自己,人生也才有意思。”而就是這相互間的不理解,造就了人們自我補完方式、手段、目的的不同。渚薰的失誤在于他忽略了這些。于是第三次沖擊還是發(fā)生了,而在SEELE入侵NERV總部的過程中無數(shù)人在第三次沖擊前死于非命。盡管渚薰并不是第三次沖擊的造成者,但不得不承認,渚薰的死造就了SEELE入侵時的慘劇。這大概是身為”自由、平等、博愛“化身的渚薰所沒想到的。他猜中了開頭,卻沒猜中結尾。也許薰也只是無數(shù)匆匆過客中的一個吧......神性與父性從古至今,人類對神的認識從來都是分為兩種:把神人化例如希臘神話和把人神化例如中國人。我個人比較欣賞前者,《EVA》中關于神的定義也有這種傾向,及神不在像《圣經(jīng)》中的一般神奇,而被實體化、簡單化為同時具有生命之果和智慧之果的“生物”姑且如此定義。渚薰是具有生命之果的使徒,但我定義渚薰為神并非因他同時具有Adam的靈魂,而是因為他有獨立的思想!靈魂不等于思想!。不過在此需要澄清一下,我定義神性的對立面是魔性,是神不代表就具有神性例如:暗黑破壞神?笑。渚薰的神性并非完全是在24話結束時選擇死亡體現(xiàn)出的。我以為渚薰的神性主要體現(xiàn)于他的寬容。在24話中有這樣一個情節(jié):渚薰問真嗣可否一起洗澡,睡同一房間。真嗣的自閉使他都先拒絕了渚薰,而后出于懦弱?又同意了。也許渚薰沒有在意,是想更了解人類,不過我更愿意相信我的想法,渚薰的寬容是出于他與生具來的神性與父性。神性比較好理解,耶穌也曾無數(shù)次諒解他人。我以為渚薰的父性在于Adam的靈魂!不是思想。這時我更愿意把渚薰的身體、思想和Adam的靈魂合為一者來看待。在猶太教的教義中,Lilith是Adam的妻子,二者的孩子中的一個,就是人類。在《EVA》中Lilith產(chǎn)生了 Adam這也是我一直不愿把Lilith定義為第二使徒的原因,Adam產(chǎn)生了其他使徒和人類。所以說Adam靈魂的深處有著對自己孩子??人類的寬容。這一點在渚薰選擇死亡時被表現(xiàn)的淋漓盡至。深沉的父愛,這也許也是渚薰選擇死亡,把生留給人類的原因之一吧。被初號機抓在手中的,閃耀著神性與父性光輝的渚薰與十字架上的耶穌,哪個更給你以震撼和感動?我選擇前者......在眾多樂派中,我最喜歡的是維也納古典樂派,而在這個樂派的諸多代表人物中,我最喜歡的莫過于貝多芬。我聽《第九合唱交響曲》的次數(shù)不下一百遍,單聽第四樂章,及《歡樂頌》的次數(shù)則更多。初聽《EVA》中的《歡樂頌》,覺得與原作差別很大,席勒歌唱“自由、平等、博愛”這也是貝多芬一生的追求的一段:“自由女神,圣潔美麗“燦爛光芒照大地“我們懷著火樣的熱情“來到你的圣殿里“你的力量,能使人類“重新團結在一起“在你光芒,照耀之下“一切人類成兄弟......”大多被刪除了,所留下的,基本都是曲調(diào)深沉,甚至是隱晦的部分。這些是讓我周圍的許多貝多芬的狂熱支持者所一直耿耿于懷的事。我對庵野是比較理解的。而不得不承認的是,庵野所留下的有些近似巴赫的《Canon》請不要譯成“佳能”的回旋、為數(shù)不多的男中音和合唱,可以不失氣勢的帶我們體會當時人物的心境,并給我們以《第九交響曲》第三樂章所表現(xiàn)的,對人類的思考。貝多芬,或許也是人類父親……Adam的思想……“自由、平等、博愛”,在一曲《歡樂頌》中顯露無疑。渚薰的形象也在選擇死亡的同時,得以思想上的近一步升華:擺脫了使徒之身的束縛,轉為“自由、平等、博愛”的化身。而“渚薰之死”和《歡樂頌》所欲表達的,大約就如大仲馬所說:“人類的一切智慧都可以總結為兩個詞——等待與希望”。不是結尾的結尾輕輕地,他走了,正如他輕輕地來。輕輕地,他微笑。西天上沒有云彩。

熱門搜索
- 2018-07-318月8號成都出發(fā)去色達,自駕游,有2個位置可以結伴
- 2018-07-31這地方熱嗎?莫干山不錯的,下渚湖怎樣熱不熱
- 2018-07-31兒童超過120m要買票嗎
- 2018-07-31準備去大理旅游三天,從昆明出發(fā) 求大神推薦路線
- 2018-07-31從廈大學生公寓到南普陀寺怎么走,要多長時間到?
- 2018-07-31問一哈從宜賓到濟南,怎么走最劃算